一尺是多少?有人会问,这个问题似乎很简单,但是一尺的实际长度确实历史上并不是固定的。
在中国,虽然现代公制长度体系已经完全取代了传统长度单位,但是有些老百姓依然流传着“三尺一丈、一丈三尺”的说法,很多人仍然会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这些传统长度单位。
那么,到底什么是一尺呢?在中国历史上,一尺的长度标准在不同时期是有所不同的,但是大致都是在30厘米左右。
“尺”起源于中华文明,是中国古代最早的长度单位之一。最初,“尺”是指“握手之长”,因为各种人的手型、握力不同,因此“尺”的数量也不定。
明朝时期,中国出现了第一条“模准尺”,模准尺上刻有长度的标准,这成为了当时中国尺的标准。到了20世纪初,清朝政府颁布了《度量衡法》,其中规定的标准尺长为0.333米(即33.3厘米),这也是当时中国和日本等国家通行使用的目测尺的标准。
195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始推行公制长度体系,根据国际标准理事会的规定,一米定义为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秒内走过的距离,因此,中国一尺被规定为0.3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