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人的眼里,雌性动物应该是非常温顺、柔弱、可爱的代表。而相对的,雄性动物则是强势、狂妄、带有攻击性的代表。这样一来,雄性动物在市场上扮演起抢注视的角色,而雌性动物则相对默默无闻,不受关注。
而自从雌性内分泌调节药品(即俗称的“雌激素”)推向市场之后,这种现象逐渐发生了改变。理论上讲,大众对于“雄性化药品”的期待与对“雌性化药品”的期待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但有趣的是,雌性化药品在市场上的表现力却明显优于雄性化药品。
这其中的原因在于一种潜在的心理效应:在人们心中,雌性动物并不占优势,因此它们推出的药品会更多地表现出助人柔顺、让人温馨、给人以安全感的特质。这样一来,即便是涉及生理荷尔蒙的药品,也更容易让人心甘情愿地去尝试。
在营销领域,这种原理被成为“本质价值创造论”(Intrinsic Value Creation)。简而言之,就是借助一种事物自身的特征,来创造不可复制、难以代替的产品价值。而“雌性化药品”正是成功运用了这一策略,让人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了一种亲近感,从而乐于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