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又称“踏青节”、“寒食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时间在每年的阳历4月4日至6日之间。它起源于古代先民祭祀祖先的民俗,在唐朝又逐渐演变为节令性的祭祀活动。如今的清明节,已经成为中国人祭扫祖先墓地,缅怀先人的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
清明节由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500多年前的周朝。那个时候,已经有了一些人用酒食祭祀祖先的传统。周朝的诸侯贵族也是如此,在每年的清明时节,他们会前往先人的墓前扫墓、祭奠。由于时间上与春季的农业生产早已有所关联,而且春天正是百花盛开、气候宜人的季节,因此,清明节也逐步发展成为一个以祭祀为主、拜祖为耳的传统节日。
现代的清明节虽然已没有过去那样讲究繁琐的礼仪,但在人们的心中,思念先人的情感始终没有变。中国的文化中,重视先人、尊敬祖先、缅怀祖宗的思想观念非常普遍,而清明节则是表现这种思想的一个节日。当清明来临时,人们会焚烧纸钱、扫墓、祭祀祖先,为已故的亲人献上鲜花、烛烟,表达对他们的怀念之情。正是由于清明节的存在,缅怀先人、告慰英灵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