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这是一句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名句。它描述的是一个人不刻意追求春天,自然而然地获得芬芳;而周围的花卉则吃醋嫉妒他。这个意象似乎富有哲理地抒发了人生的某种境界。有人将这种境界称之为“随遇而安”,又有人将其归纳为“道法自然”。那么,这个意象在美学上的地位又是怎样的呢?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它是否符合美学意味。有人认为唐诗在意象方面着重描绘的是“深层次的自然感觉效应”,这是一种基于心理学的、深层次的意象反应,于是就认为这句诗是在强调意象本身的“感觉美”。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它是在强调意象所蕴含的“哲学思考”,是一种“思想的美”。其实,美学是综合性学科,既包括心理学又包括哲学,艺术本身也具有双重性,既是感性的又是理性的。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一种“美”局限于感性或理性。美是复杂的,它是带有自我特质的,具有人文性和审美价值。这个意象在美学上的地位应该是多方面交织的。
其次,它又是一种怎样的哲学思考呢?有学者认为,这句诗强调“无意”,是在暗示人的处事态度应该以自然为师,调整自己的处事心态,具有“逍遥自在”的境界。而“任群芳妒”则是在告诉我们不需要担心他人的眼光,自信自己,表达了一种“超越自我”的精神。所以,这个意象在哲学上的地位是教人做人生的“观念哲学”。
最后,我们来思考一下它在生活中该如何运用。在现代社会中,很多人都过于焦虑,过于茫然,过于迷惘,而这个意象正是在提示我们要“平常心”,要“志在天下”的境界,要学会怎样与自己的内在世界以及与周围的人事物和谐相处。美学和哲学都是人的表达,都是手段,并不是目的,而实现美学和哲学精神的最高水平就是具体地融入到我们每天的生活中去,这正是这句诗意所蕴含的。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这句诗并不是什么神秘的符号,它是一个有生命的意象,是诗人韦应物闪烁的文学才华、深邃的哲思以及对生命的感悟,从而呈现出一种艺术和生命的绝妙交融。